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教学 > 正文

实践教学

以实践为笔,书写青春法治新篇 ——国际关系学院2023级学生圆满完成律所实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7来源: 浏览:

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贯彻“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育人理念,我院于2025年9月组织2023级学生前往北京市炜衡(长春)律师事务所,开展了为期四周的专业实习。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高效转化、全面增强实务技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了我院“以实践为导向”的办学特色。

一、丰盈收获:实务淬炼,能力进阶

通过实战淬炼,课堂所学的法律知识得以真正落地生根,转化为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务技能:

1.扎根实务,构建知识体系

实习伊始,学生们即接受了由北京市炜衡(长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联袂主讲的“法律实务精要”系列课程。课程内容紧密围绕律师职业伦理、办案流程、文书撰写(如起诉状、代理词等)、证据组织等核心技能,通过案例推演与分组答辩模式,有效打破理论与实务的壁垒,使同学们真正掌握了法律程序的逻辑与精髓。

2.模拟庭审,强化程序意识

在高度仿真的模拟法庭实战中,国关学子们针对建设工程、婚姻纠纷等真实案件,轮流扮演代理人、书记员等角色。他们严格按照“一事一证”的要求进行举证、质证,展开逻辑严密的法庭辩论。资深律师的专业复盘,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程序合规意识和临场应变能力,为未来独立办案打下坚实基础。

3.拓展视野,培育法律情怀

实习内容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诉讼范畴,还延伸至合同审查、律师函撰写等非诉实务领域。同时,通过参观民族工业展馆、参与公益除草等多元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跨界思维和“服务社会”的法律人初心,塑造了务实且专业的职业情怀。此次实习使我院学子深刻体悟到法律职业的艰辛与魅力,成功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能力的有效跨越。

二、学院理念:应用为纲,培育人才

在实习总结会上,北京市炜衡(长春)律师事务所主任毕长明对同学们的积极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语道:“法律人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本次实习活动充分展现了国际关系学院坚持应用型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果。通过“授课—实战—拓展—复盘”的四阶递进培养模式,我院学生成功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能力的有效跨越。未来,国际关系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优秀法律实务机构的长期合作,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备扎实法学素养与高超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法律人才。

实习虽已圆满落幕,但青春的法治征程才刚刚启航。愿2023级学子们将本次实习中汲取的实务智慧与宝贵经验,转化为奋力逐梦的不竭动力,成就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实力的法律工作者。